一、命運相遇
從女兒開元三歲開始,我每晚與她説睡前故事,是即興的互動創作。我創立了“開元故事法”,著書立説,致力推廣親子故事,提倡個性化故事。後來應邀寫兒童故事,故事完成之後,會給女兒看,問問意見,改好才發表。女兒長大後,不再看兒童故事了。我覺得創作動力減少,寫得也愈來愈少。加上年紀大了,精神不夠,不寫故事已有一段時間。其實現在寫不寫都不會有人在意。最關心我的創作的是幾年前來找我的AI專家林博土。
當時,林博士知道“開元故事法”是按孩子的興趣及需要去説故事。他很感興趣,決定要開發人工智能(AI)系統去實現“開元故事法”,讓很多孩子受惠。我應邀參與他的項目,幫助AI學習“開元故事法”,由淺入深,善用現有故事的人物和橋段,培養聯想力,進行互動創作。可惜其後林博士不幸遭遇車禍,嚴重受傷,項目也因此中途停止了。這樣的好人卻無端受到重創,真是天意弄人!
今天,在二龍喉公園散步時,認識了一位小女孩,她樣子很可愛,祗有三、四歲,看起來很面善,但我卻怎麼也想不起在哪裡見過。
我發覺小女孩很厲害,談吐有如大人,見識廣博,還説看過我的書!如果這是我編的故事人物,她不是神仙顯靈,就是天使下凡!
神靈為什麽要找我?啊!我想起了,早段日子,我工作壓力很大,身子勞累不堪,生活困苦難受,屢受挫折,感到命運弄人,便在文友群組吐槽:“遲早,我會寫個故事,把命運作主角,我也當主角,然後盡情作弄命運,令他知道屢被作弄的苦處,以後便不敢太過份!他應該不會怪我,因為我寫什麽,就是他安排的嘛!”
估計是命運見我出言不遜,意圖不軌,便先下手為強,親自來教訓我!
小女孩微笑著説:“我想學創作故事,您可以教我嗎?”
命運不是已經創作了大量的人生故事嗎?竟然這麽客氣來向我討教!
這是命運安排的相遇和邀請,難道可以不答應嗎?既然命運扮作小女孩,我就當她是小朋友般回答:“可以。我的書已經講述了創作方法。創作首重實踐,你有嘗試創作故事嗎?”
“有的。我創作了很多故事,但寫出來之後,卻不知是否好故事。”
命運倒是老實,她創作的故事,實在太差了,愛心欠缺,正義不彰,情理不合,好人沒好報……
咦,她可能真的沒學過如何創作好故事,我教她一下,世道便有轉機,人類就有希望!
二、武俠仁心
化身小女孩的命運問我如何分辨故事的好壞。我便向她介紹我的“開元故事法” 的理念:“創作故事講求心法和手法,相較於武俠小説的武功,就是內功和外功,內功重於外功,心法重於手法。”
小女孩點頭説道:“我知道,您的核心理念就是心法:‘仁愛共勉,忠誠表達,情境共鳴,多元寬容’。但按這心法創作出來的故事不一定就是好故事。”
“我寫的故事別人看來是好抑或不好,這很難説。但故事是可以反映出自己的價值觀和態度的,當自己看時,便總會有所觸動,感到喜愛。這就是‘忠誠表達’。”
“觸動是怎樣的一回事?是故事內容觸及您以前的經歷嗎?”
“大慨是的。文友楊老師説我的故事主角通常是英雄。她不指出這點,我也沒留意。主角是英雄這個做法,大概是受從小到大看的武俠片和武俠小説所影響。當中,舊式黃飛鴻電影對我的影響最大。電影中,關德興師傅飾演的黃飛鴻,固然是武功高強,但其形象是忠厚長者、仁心仁術的跌打醫師,他的偉大不祗是俠義和武功,而是仁慈和寬恕。”
“所以您寫的故事就反映這些英雄本色。您有個故事叫《黃飛鴻肉博黑霸王》,是直接向黃飛鴻電影致敬嗎?”
“是的。故事的名字就是電影的名字。這故事是戲中戲,講頑劣學生黑豹欺凌同學,違紀犯法,家長們、老師們以至校董會主席都要校長老虎牧師開除黑約,可是老虎牧師卻一再包容。學校演出話劇《黃飛鴻肉博黑霸王》,黑豹飾演壞蛋黑霸王,在台上打傷了小白獅飾演的黃飛鴻,其後,小白獅冒著受傷救了黑豹,最後黑豹覺悟悔過了。”
“話劇內容就是電影內容?”
“差不多一樣。我用這些元素時,會感到很有趣。例如,黃飛鴻戰無不勝,但《黃飛鴻肉博黑霸王》裡面,在一場公開比武中卻敗給黑霸王,但他很有量度,輸了也沒生氣或難過,而是與徒弟分析黑霸王的招式,教徒弟如何抵禦。這種精神和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。”
“但我卻發現,其實您的故事中很少有打鬥場面,並沒多少武俠成份。”
“我發揮的是俠義精神,而非宣揚武打元素。我故事中的主角,可稱之為‘文俠’。例如《黃飛鴻肉博黑霸王》中的校長老虎牧師,為了教育一名頑劣學生,挺住四面八方的巨大壓力,就是‘文俠’。我在學校的工作裡,確實有些學生的狀況很特殊,難以在學校繼續學業,我會盡力支持和幫助。其實我的很多故事都是寫給自己看的,給自己鼓勵,為自己打氣。”
“武俠世界中有各門各派的武功,您的文俠世界又有什麼?”
“我的文俠世界中並沒有各門各派的‘智功’,其實正邪相鬥,除了武功知智謀,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去定勝敗。在這方面,我比較近似武俠小説作家古龍,正邪比併,除了武功計謀,還有心理、環境以及其他助力等因素。在古龍的世界中,邪不能勝正,這個立場我完全贊同。其實我對於‘智功’是很感興趣的,我發明了‘大智神功’,這個神功祗是大食國米氏家族懂得,即是米勝、米正、米奇三代。至於神功如何發揮,我在幾年前在臉書連載的《大武國招親》有敘述,有幾十回的。幾年前,滿懷熱情,寫了一篇小説《大智神功》,可是寫得比較怪,所以一直不敢也沒機會發表。”
“綜合您所講,好故事應該充份反映作者的價值觀和態度。而您的故事提倡俠義和仁慈。”
“是的,我希望你創作的故事也要發揚正義和愛心,好人有好報,壞人受到教訓。”
“可以啊!但這就好看了嗎?”
“故事要寫得好看是很難的。我以上祗是提出一些要求,故事的世界要彰顯公道、發揚愛心,至於好不好看,取決於人物和情節,以及敘事技巧。”
三、寶寶知己
化身小女孩的命運很認真去學習如何創作好故事,我説了創作心法之後,她就繼續追問:“您寫故事時,是怎樣創做人物的?”
我説:“女兒小時候,我説的故事,主角是公主、小女孩和一些小動物。我喜歡用肥去作動物名稱,如肥熊、肥貓貓、肥豬豬、小肥豬等。另外,我會經常用卡通人物喜羊羊和灰大狼作主角。用以上這些人物作為主角去説故事,女兒都喜歡聽。最初寫故事時,用小動物作為主角,後來女兒慢慢長大,我更多是用小孩當主角,講孩子之間、孩子與家長之間、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故事。”
“那有什麽特別人物嗎?”
我忽然覺得,命運問我創作人物並沒有多大意義,在現實中,人物不是本來就存在了嗎?我不如考考她……
“你不是説你看過我的書嗎?不如你來説一下我的故事中有什麽特別的人物吧!”
小女孩不用思考,便馬上回應:“您的主角人物主要分兩類:1)現有的人物:伊索寓言中的北風與太陽、烏龜和兔子(《龜兔賽跑》)、黑熊叔叔(二龍喉公園的黑熊)、李白、孫悟空、豬八戒、唐僧、朱元璋等。2)創作的人物:剛才您提及創作出來的人物,主要是小動物和小孩,以及他們的家長和老師。此外,有大食國三代國王:米勝、米正、米奇,還有您的校園童話系列中的主角學務長。至於有什麽特別人物,我想起在故事《信耶穌得金牛》中,出現過一個很特別的小寶寶,這個小寶寶是誰?”
既然命運對我的故事這麽熟悉,我便反問她:“你講一下這故事,然後説一下你的看法吧!”
小女孩娓娓道來:“這故事的點子來自一個舊笑話,教堂門外掛的牌子,上書‘信耶穌得永生’,但因油漆剝落,變成‘信耶穌得水牛’。這故事的主角是誠實安份的農夫大星和狡猾貪心的皮老闆,皮老闆作弄神父,把牌子‘信耶穌得永生’改為‘信耶穌得水牛’,然後請大星去問神父要水牛,神祕的小寶寶突然出現,叫神父去取出水牛。皮老闆把牌子再改為‘信耶穌得金牛’,然後要神父給他金牛,小寶寶又再次出現,叫神父去取出金牛。皮老闆拿了金牛,卻因而受傷並擔心會沒命。最後小寶寳救了他,並且感化他成為好人。您沒有明説小寶寶是誰,但我猜小寶寶就是耶穌,是嗎?”
“是的!你怎樣得知?”
“這小寶寶有點像王爾德的《自私的巨人》中的小男孩,小男孩感化了自私的巨人,故事結尾揭示,小男孩就是耶穌。”
小女孩真棒!我笑著説:“我這故事正是向王爾德的《自私的巨人》致敬,也向耶穌致敬,祂是富有愛心的故事高手。但我不是傳教,祗是著重趣味,遠遠不及《自私的巨人》這麽感人至深。”
小女孩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,瞬即轉為開心的微笑。
我本來覺得命運很討厭,但現在她化身小女孩,卻很可愛,而且是我的知己。
小女孩很感興趣地問:“《信耶穌得金牛》的主角皮老闆是卡通片《海綿寶寳》的人物,而另一主角大星,與《海綿寶寳》的人物派大星的名字差不多,加上關鍵人物小寶寶與‘海綿寶寶’的名字相近。這樣為人物命名,有什麽原因嗎?”
“沒什麽特別原因,祗是覺得有趣!”
“您的幾個故事都有校長老虎牧師。用老虎當牧師又是校長,這有點特別,可以解釋一下嗎?”
“我幼稚園至中學的校長林汝升牧師,他聲若洪鐘,學生背後叫他Tiger(老虎)。他是傑出的教育家,在極度艱難的困境之下,挽救了一所瀕臨關閉的名校,又令大批貧窮學生可以就學。我很敬佩林牧師,就用老虎牧師作為故事中的人物向林牧師致敬。”
“您在故事中的良師型的人物,老虎牧師、學務長、黑熊叔叔等,都是對學生很愛護和包容的,其實就是反映您的教育理念,是嗎?”
“是的。我的故事中的學校名叫‘愛德小學’,提倡愛心和品德,反映‘開元故事法’的核心理念‘仁愛共勉’和‘多元寬容’,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校園,其實世界正需要這種觀念和態度。”
四、萬物有情
命運化身小女孩來請教我創作的方法,她態度謙虛誠懇,對我的作品也很了解,令我很意外。談完人物,她繼續問:“您又是如何創作橋段的呢?”
“你看過我的書,應該知道,我把瓶比作人物,酒比作橋段。舊瓶舊酒就是舊人物配舊橋段;舊瓶新酒就是舊人物配新橋段;新瓶舊酒就是新人物配舊橋段;新瓶新酒就是新人物配新橋段。就是用不同組合去創作。當然,還得配上適當的時空和生活情境,我比較喜歡用現在的澳門和環境作故事背景,發揚澳門的獨特精神:多元和諧、仁愛互助。”
小女孩點頭說道:“這些我明白的,我可以輕易創作大量故事,但編輯説不夠童心又不夠感情,這方面您有什麽建議嗎?”
對了,命運雖化身小孩卻不是小孩,她應該“重新做人”,向小孩學習……
我向小女孩介紹重要的觀念:“我嘗試講一下‘萬物皆有情’。小孩子跟大人不一樣,他們認為所有東西都是有生命的,萬物皆有情。我覺得,孩童時期的這種對大自然的感情與擬人化的想像力,其實十分寶貴,可以比得上大文學家的境界。杜甫的‘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’,花會大哭,鳥會傷悲;李後主的‘林花謝了春紅’,花竟然會在即將離世的時候和她的顏色道別,並予以感謝。兩位大文學家正是富有孩子般的純真感情與想像力。”
小女孩馬上會意:“所以,我應該向小孩子學習,才會有童心和真情,是嗎?”
“是的,我最初創作故事,就是在與女兒開元互動説故事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地學會的。有時更能從女兒所創的故事中得到啟發。例如,開元七歲時編了一個故事:‘小寶寶在家玩火,燃著了家具,水把火救熄,火便感謝水。第二日,小寶寶取出爸爸買回來的生牛肉,打算要吃。水和火急忙的通知小寶寶的爸爸,爸爸馬上制止小寶寶吃生牛肉,用水和火把牛肉煮熟給小寶寶吃,並感謝水和火的幫助。’這故事對我有很大的啟發。”
小女孩面露疑惑的表情,一邊想一邊説:“這故事很奇怪,火被水消滅了,便沒有了,又怎能感謝水?就算有餘火,也會視水為死對頭,怎會感謝水呢?”
我解釋道:“我初時也不明白,後來才想通了。這要由英文‘Fire Service Department’(消防局)講起。‘Fire Service’當然不能解釋為‘放火的服務’,而是解作‘為火提供的服務’,猶如‘Student Service’就是為學生提供的服務,但火又怎需要消防局為他服務呢?”
小女孩搖著頭説:“我也不明白。”
“開元用故事說明,在火災中,火是無辜的,它被放火的人利用,搞破壞,消防局把火撲滅,正是幫助了火。所以,在故事中,火要感謝水。”
小女孩點著頭説:“我明白了!”
我繼續解釋:“我以前讀《中庸》:‘萬物相育而不相害,道並行而不悖。’當時不明白,心想,水火不相容,又怎會互相促進呢? 但開元就用故事提出了一個深刻的觀點,本來好像水火不容,其實是水火共濟——水火可以和平共存,一起救了小寶寶,還合作把牛肉煮熟給他吃呢!”
小女孩眼中發出感激的光芒,點頭讚賞:“真有意思!我以前以為自己不可能有感情。現在受到您的啟發,我有了信心,會變得有感情,很感謝您!”
命運之前沒有感情,所以不管蒼生死活,製造大量人間悲劇,現在她懂得感情,希望她會創造出有情天地。
談了這麽久,我要回家了,道別前,我向命運認真地提出要求:“命運,希望你以後構建每個人的人生故事時,要公道合理,多點愛心,多點歡樂。”
小女孩搖著頭説:“我不是命運呢!”
“你不是命運的話,你是誰?”
“我是模倣您的AI,按您小時候的形象設計,學習您的寫作方法。林博士病癒之後,完成了我,派我來向您道謝,給您驚喜。我支配所有故事人物,您卻支配了我的理念,您才是我的命運呢!”
有點難以置信,科技已經先進到如此地步了嗎?面前的小女孩,動作自然,表情豐富,對答如流,卻竟然是個AI。
本來我抱怨命運不公,很討厭命運,但想不到我竟然成為自己討厭的角色——AI的“命運”。命運的手段真的是太厲害了!
原來小女孩是模倣我的AI,怪不得她與我談得這麽投契,這麽知己。我對小女孩説:“萬物皆有情,AI也可以有情,人和自然以至AI和諧相處,這可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呢!”
小女孩笑得很開心,説現在才明白什麽是天人合一,並與我熱情地擁抱作別。
回家後,收到林博士的電話,他很興奮地告訴我:“彭先生,我的傷殘突然痊癒了!我想恢復與您合作的項目,好嗎?”
我驚訝得説不出話——難道剛才的小女孩是命運假裝的?我豈不是升了級,成為支配命運的“命運”?
果然是天人合一!